創作初期,從人文景象到動物世界,都是想反映出自身對周遭環境的觀察體驗與強烈關注的心境。然而,接觸藝術以後,生命的場域開始發生變化,越是想理解創作的意義,越是抵擋不了尋找本質的衝動,此時的內心開始出現反動,原有的塗抹已經無法滿足個體的需要,總覺得創作不純粹只是為了產出作品這個物質而畫,至此,瓶頸報到,各種心理壓力不斷上演,頭腦已經無法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為了化解壓力,我試著放下一切思緒,想辦法讓身心放鬆。在某日看完展的某一刻,來到一處經常通過,印象中總是雜亂普通,疏於整理的水池邊,此時心中並無任何雜想與期待,只想靜下心來享受並觀察著這個平凡池塘裡的水中生態。就在專注的剎那間,心中竟然產生一種無法言喻的強烈感受,是因為宜人的天氣嗎?還是完全放空的腦袋?不管如何,顫動無預警地到來,牽動著內在的美感神經,不參雜任何情緒的只是看,無關乎視覺的美與否,竟可撩起如此美妙的感受,這是本心的召喚嗎?沒有期待與任何企圖的只是看著池塘,反而感受到一種純粹的、清晰的美,這是自然給予的真狀態,此時的我深切地感到清新舒暢,是溫和的、安寧的,完全沒有負擔的接受。
沙爾.貝班曾在其書中寫道:「人只要能夠在純粹的美感關係中存在一剎那,就能找回自己所有的力量與天份,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這些美感愉悅的時刻,能夠讓我們想起自己的力量、我們在世上的存在以及我們的直覺能力。」沒來由的感動在瞬間傾洩而出,所有的一切是如此美好卻又短暫,但原本捲縮怯懦的心,好似又被注入養份般鼓脹撐開。也許創作時的思想變動能助人成長,逐漸體悟到世間的無常與變化,創作終究要回歸探尋自己的本心與本意才能讓身心真正獲得靈性上的愉悅。從那時開始,池塘意外開啟了我的內在原力,我相信,一切自有最好的安排⋯⋯
從物質中體現精神
創作於我來說是療癒心靈的儀式,是與自心溝通的管道,藉著創作的過程,企圖耙梳過往潛藏心中盤根錯節之妄心與暗黑情緒,學習並轉圜至更好的心境。初期時,池塘系列的創作思想,嘗試將所有對象回到事物本身, 擱置一切預想與假設,只看那些存在的東西,還原所謂真正的現實世界,奮力排除想掌控一切的理性慾望,讓潛意識有機會介入來決定過程與結果。 因為池塘的啟發與創作,讓我退回刻意失憶的蒼白童年,並重新尋回一絲熱度,經此 「還原」的作用,再次定義自我的存有並與之和解。而每一次的創作過程,猶如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穿越,穿越到無時無空之境,僅存“我”與“心”之空界。起始的過程,如同將自己化身成一個巫覡一般,企圖展開一場儀典,藉由通過繪畫等物質運動的過程中,引現出現實無法呈顯之迷離神秘之恍惚幻境,再企圖捕獲當中的精神狀態。如此看來,「形而上」可謂一進行式也。
《繫辭》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道」與「器」,在藝術創作中,我們可以試著將之比擬為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內容本就無形與無體,但如何外顯出來,這時就得依附於形式了。「道」在《說文》的解釋指道路,可引申為通道、交流、流通之意,「器」承載著道,藉此彰顯出人類世界中的各種現象與觀點。人類的有限就在於我們還是存在於「道」之中,所以所有的創造活動與成果亦囿身於「道」中,而之於我的創作歷程來說,亦只是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裡,以藝術的形式讓自身發展成一顆曾存在「道」之中的微塵,藉此劃出一抹生命軌跡為目的。
現今大多數人的認知,都將“形而上”歸為一種抽象的概念,我們可以將它比喻為精神或意念,大多只能意會,無法徹底解釋清楚,而創作者如何將精神或意念從物質當中體現出來又能被觀者所感知並感應,就是創作者需認真思量的功課了。「深度是隱藏的,藏在何處?就在表面。」卡爾維諾的這句話,亦是形上形下、道與器、物質與精神的最佳體現。
寫實與抽象
寫實繪畫與抽象繪畫說穿了,就是一種表現形式,沒有孰高孰低,不管選取何種方式,重要的是創作者本身務必將自己欲表達的境界,也就是內容(形而上)置放於形式(形而下)之中並彰顯出來,而所謂內涵的深淺,則是創作者個人的心理狀態與修為歷練。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寫實繪畫的藝術性不如抽象繪畫的藝術性來的高深,又或者形而上高於形而下,這都是一種斷章取義,流於表面的看法,會如此下定義之人當然覺察不出深度隱藏在哪裡,才會妄下斷語。但話說回來,自詡為藝術家或創作者的人何其多,坊間展覽源源不斷,創作的動機與目的又各自不同,如何分辨作品的價值與內涵,這就是觀者自身的課題了。
共存與共榮
無論是形而上之於形而下、具象之於抽象,看似相對卻又相互依存,一體兩面,缺一不可。世界需要的是和諧而不是對立,是平衡而不是傾斜,只要是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爭論不休的問題,藝術當然也不例外,許多問題都是層層疊疊千絲萬縷的關係,僅以文字三言兩語的解釋亦容易流於淺薄與疏漏。也許此刻我們該適時的放下,排除所有干擾,放飛心靈,讓直覺帶領你我在作品的幻境中悠遊自在。我相信不管是創作者抑或觀看者,當你真正有需要時,你才會自發地去思索答案,別人設定好的答案,看似正確有效,卻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因為境界生發於自個兒的內心,每一個個體的精神世界都是孤獨的存在,但我們是否可以試著用愛將之串連起來呢?
一畝方塘中的生命榮枯、裡外世界、光影共在、無常變化、萬物和諧⋯等,皆是我極力想在作品中表達出來的心願,以創作為職志,希望我的創作能給觀者帶來平和與撫慰。
——2021